陆家嘴、外滩滨江是上海的一张名片,而江面上随波浪起伏的灯浮则是这张名片上一颗小小的字符。
黄浦江景观水域被称为“水上红绿灯”的灯浮,已经连续使用了7年多,上次更换还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前夕。
为配合上海市政府打造世界级滨江水道建设工程,为往来船舶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助航服务,近日,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航标处全面启动黄浦江核心水域灯浮改造工程,计划分三期在黄浦江核心水域(南浦大桥至杨浦大桥之间)抛设8座新型灯浮。第一期工程:陆家嘴、外滩水域更换113、114、115三座灯浮;第二期工程:世博水域更换116A、116B、118灯浮;第三期工程:世博水域更换南水1号、2号灯浮。
6月1日,上海航标处“海巡167”轮前往陆家嘴、外滩水域抛设113、114、115三座新型浮标,第一期黄浦江核心水域灯浮改造工程圆满完成。
黄浦江核心水域灯浮改造工程旨在为水上航行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航海保障服务,同时也是上海航标处主动融入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建设,打造世界级滨江公共活动空间的重要举措。
一大早,灯浮改造船只从外滩出发。
从船舱外望,远处浅水区的旧浮标还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前夕更换的。
远处看起来不大的航标,其实是个四五米高的“大家伙”,旧航标的“身上”都是积攒多年的鸟粪。
吊车拉伸,许多人一起使劲调整,才能挪动这个“大块头”。
浮标的开放式设计,可以为后续加装水文、气象监控等设备预留搭载空间,拓展航标功能。
被拉上船的旧浮标,水面下的部位密密麻麻都是啥?
远看以为都是细沙,走近一看却是一些贝壳类的生物附着在底座上,扯起一段都要好大的劲。
旧浮标底座粗若儿臂的铁链要切割下来,可以继续用。
此次抛设的三座新型浮标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应用了绿色环保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新型非钢质材料,较传统航标来说,具有色彩鲜艳、结构坚固、操作轻便、使用周期长等多种优点。
同时,浮标采取了开放式设计,为后续加装水文、气象监控等设备预留了搭载空间,进一步增强了航标功能拓展性。这些浮标处于黄浦江观光游览区核心水域,白天,造型美观、颜色鲜艳的新型浮标点缀其中,与外滩、陆家嘴金融区建筑等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夜晚,明暗闪烁的航标灯与城市灯光交相辉映,散发出迷人的信号光芒,在为航海者指明航路的同时也向沿江游览观光群众展现了独具特色的水上助航标志景观。
黄浦江是上海母亲河,承载着城市形象和诸多功能,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和亮点。2016年上海市《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黄浦江两岸开发将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总体要求,着力打造世界级的滨江公共活动空间,真正做到”还江于民”,让市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幸福感。”
本次灯浮改造工程是上海航标处黄浦江核心水域完善助导航体系的第一步,接下来上海航标处将继续配合市政府滨江两岸开发的要求,主动参与打造上海市世界级滨水区航海保障项目建设,加强航标日常运维保障服务,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航海安全和城市建设、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东海航海保障中心